縱觀這幾年互聯網引起的企業轉型浪潮,各行各業都是極其瘋狂的,今天隨優戶科技小編來看看各大傳統醫藥企業瘋狂布局醫藥互聯網謀求轉型的大事件。
如果說2014年以BAT進入互聯網醫療為標志成為公認的互聯網醫療元年,那么2015年將成為制藥公司互聯網元年,譽衡、信邦、亞寶、翰宇等上市公司紛紛殺進互聯網醫療業務。傳統商業模式的困境把制藥公司推上了互聯網的風口浪尖。
99%的炮灰不影響1%的偉大誕生。只有以這樣的視角來審視當下醫藥互聯網的瘋狂,你才會保持平靜。
就像近期出現醫藥電商企業CEO離職潮,與之相對的是2015年上半年凈增了76家醫藥電商企業。
CFDA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累計429家企業擁有CFDA發放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
制藥公司從昨天的產業垂直整合,構建工商一體、并購藥店終端和商業流通公司,猛砸醫院藥房托管,強勢并購醫院,出擊飲料、牙膏等大健康產品線之后,瞬間轉移戰場,全面拉開醫藥電商戰略布局,或自建或并購電商平臺,利用營銷部隊從地面進攻互聯網醫療,各種醫療App如蜂群出巢般雜亂繁復。
傳統模式遭遇增長困境
事實上,更多的商業實踐是在困境中被逼迫出來的。看上去因政策束縛而保守的藥企之所以在互聯網上走得這么遠,實質正是因束縛的固有制度安排而滋生出強大的沖破力量。由于藥品的特殊性,政策這只大手長期以來死死扼住醫藥行業的大動脈,而不甘于受限制的藥企千方百計試圖通過市場化手段逃脫這只大手。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在2014年以來的反腐風暴中幾乎“人去樓空”。被帶走的數名涉事人幾乎均曾掌管醫藥審批大權。就醫藥領域可能的腐敗涉及問題包括在進醫保名單、藥品單獨定價以及價格審批過程中的違規操作。其次受GSK事件影響,藥企學術推廣中的各類灰色大白天下。處方藥銷售合規難題在十年前就讓一些知名藥企狠心砍下處方藥業務,可見醫藥企業家們對處方藥營銷灰色的痛心疾首和無可奈何。
互聯網正好加速了醫藥企業家們營銷合規的推進力度。國家層面提倡“互聯網+”,互聯網企業BAT大舉跨界入侵被稱為最后一塊尚未被互聯網攻破的大健康產業。
作為身處其中的藥企第一軍團必須思考自己如何在遭遇破壞式環境時持續領先,而對第二、三軍團的藥企而言,在并購和新藥研發上無法超越對手時,互聯網成為自己進入第一軍團的希望所在。
進一步看,目前的互聯網醫療產品成規模的買單者只有兩個:VC和藥企。就產品市場真實客戶而言,顯然唯一的規模買單者就是藥企。其次,藥企一直以來和醫院醫生之間,是客戶關系,利益關系,藥企對自己的這個特殊客戶理解深刻,可謂同氣相求、拈花微笑。
在OTC市場則是另一番困局。品牌傳播在互聯網新環境下,舊有模式漸趨無效而傳播成本無限上漲,零售終端一味追求高毛利對品牌產品實施全面攔截。品牌OTC多年來無增長,無大單品爆發。內憂外困,藥企勢必破釜沉舟,重建藥品到患者的連接成為其在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激情源泉。
互聯網時代的增長邏輯
如果說2014年以BAT進入互聯網醫療為標志成為公認的互聯網醫療元年,那么2015年將成為制藥公司互聯網元年,譽衡、信邦、亞寶、翰宇等上市公司紛紛殺進互聯網醫療業務。
“互聯網2.0時代”的核心思想是,改變過去企業的增長邏輯,即是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增長,線性增長。轉而將增長邏輯放在:用戶數量、資本驅動、生態鏈打造等等,讓增長呈現出更多的變化,更多的非連續性,借用量級的概念被稱之為量級增長。
2015年7月,2000名鄉村醫生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亞寶藥業承辦的公益行動“春播行動”。自2012年起,亞寶藥業通過春播行動已經累計幫助培訓了近5萬名基層社區醫生,下一步將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依靠“互聯網+”把基層醫生組織起來,打造一個針對基層醫生和患者的互聯網平臺。
顯然,亞寶的產品策略大大超越了單一的藥品制造商,而是在構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類似先聚焦用戶再建設平臺—為用戶增值并吸引新用戶的打法堪稱將堡壘從內部突破。仁和、廣譽遠、百洋等一批藥企均已開始重構自己的產品和競爭戰略。
比產品重構更快實現的是傳播重塑。這在OTC領域反映極其明顯。
過去,消費者不在電視機前就在報紙、雜志前。但今天,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搜索、視頻、垂直網站、電商平臺等都成為新的傳播渠道,他們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電腦屏,Pad屏和手機屏上。部分藥企在新媒體上投放比例已經達到了100%,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放棄了傳統媒體廣告的形式。
早在2009年,百洋代理的迪巧就開始試水互聯網營銷并嘗到甜頭。其以視頻媒體的熱播劇為品牌宣傳的核心、結合搜索結果的重點攔截和口碑宣傳的輔助,成功避開了競爭對手在傳統媒體上的聲量壓制,提前占據了互聯網的先機。
再如最近的醫藥o2o行業,風頭正盛,不過,因為處方藥網上銷售被限制的原因,該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對于積極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傳統大型醫藥企業和看準醫藥電商行業的創業公司而言,難以施展拳腳。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文件擬將處方藥納入網售藥品的范圍,其中慢性藥品可能被有限放開,這對進入醫藥O2O領域的外賣平臺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轉自億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