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紫金峰會上,阿里戰略入股蘇寧,攜手打造互聯網+零售O2O生態圈,而不久前京東與永輝超市也剛剛牽手。巨頭紛紛轉戰線下,部署O2O戰局,一時間硝煙四起,格局萬千,那么在這一場中國電商之戰:"阿里蘇"VS"京東輝",究竟才是誰是角逐到最后的大贏家?
中國 B2C 購物網站有三大巨頭,分別是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根據艾瑞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 2014 年,天貓和京東幾乎占據了 B2C 電商將近 80% 的流量,蘇寧易購以 3.2% 的市場份額排列第三。
這個格局到了 2015 年的 Q1 季度發生了一次變化。根據最新的艾瑞數據顯示,京東在 2015 年 Q1 季度市場份額有所提高,京東占比超過了20%,天貓略有下降,占比在58.6%,而原本排行第三的蘇寧易購名次下滑,跌出了前三甲。
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在 B2C 市場上各有千秋:天貓的優勢在于全品類(標品+非標品充足),京東的優勢在消費類的 3C 產品,蘇寧易購則是在“大家電”市場擁有優勢。不過,家電行業正在萎縮,而線上和線下同價、與競爭對手的促銷大戰都正在壓縮著原來的利潤空間。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變化:京東來勢洶洶,蘇寧易購前景略為堪憂。
催化劑——京東戰略投資永輝超市
在現有的B2C格局下,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值得指出:目前市場內的玩家都把O2O當做了未來業務的一大增長點。阿里聯合螞蟻金服出資60億重啟“口碑”,在北京砸10億開啟商超O2O(天貓超市);京東則在今年3月推京東“拍到家”,4月份將其更名為“京東到家”,并成為獨立全資子公司;蘇寧則是要將“易購”搬到線下,4月份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云店”,為全品類的生活廣場。O2O在阿里、京東和蘇寧眼里都是未來市場的爆發點。
在原本的格局下,阿里默默發力,京東勢頭不錯,蘇寧稍顯疲態。在老三實力逐漸下滑時,老二有希望和老大叫板,但兩者間的差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彌補。但京東在前不久剛剛投資了永輝超市。永輝入駐京東陣營,為老大和老二的關系注入了新的未知因素。如果原本阿里就對京東有所忌憚,永輝的突然加入則迫使馬云不得不做出新的動作。
O2O 最講究的是物流體系的搭建,京東本來在物流方面只把“配送”(2C的“最后一公里”)做出了一個大概的雛形,但永輝這家以生鮮直營出名的零售企業在線下擁有3百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它很有可能為京東注入“倉儲”和“供應鏈”兩方面的新鮮血液。同時,生鮮物流在所有物流體系中難度最大,時效性要求高,顯然對于京東原有的物流體系來說,有增強作用。
而原本在 O2O 市場已經失了先機的阿里,即使在B2C市場里仍然占據榜首的位置,在看到劉強東出了這么一招后,顯然也是不能“忍”。于是,阿里結盟老三蘇寧合力對付勢頭正旺的老二京東,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而對蘇寧來說,今年1季度在B2C市場上的份額也已經被唯品會反超,掉到了第四——在這種勢頭下,抱一抱阿里的大腿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各方的“強強聯手”
285億人民幣的戰略合作后,最為迅速的反應是支付寶。在發布會結束不到 1 個小時,螞蟻金服對外宣布,未來蘇寧覆蓋全國重點城市的1600多家線下門店和蘇寧易購全線接入支付寶,快速地拓展支付寶的線下使用場景。而此前,由于雙方存在的競爭關系,支付寶遲遲難以接入蘇寧的體系內。
在支付寶之外,另外最為快速推進的兩個合作來自于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張近東在發布會上也說到:阿里和蘇寧,一個是從線上到線下,一個是從線下到線下,雙方已經到了十字路口,相得益彰或者互相中和:
1、蘇寧入駐天貓,成為超級大商家
蘇寧的優勢在于“大家電”和通訊3C業務,而此次入駐天貓,將會加強天貓在這些品類上與京東的對抗能力。從目前數據上來看,在大家電品類中,蘇寧仍然力壓京東。
而對于蘇寧來說,可以從天貓獲得流量資源,繼續拓展自己原有的線上業務。根據 2015 年蘇寧云商一季度的財報顯示:線上業務實現自營商品銷售收入58.97億元,開放平臺實現商品交易規模為11.77億元,同比增長101.54%。同時,在下一季度的預測中也給了樂觀的估計。
2、蘇寧的線下門店和服務團隊還將向阿里的商家開放
目前,蘇寧在全國共擁有 1600 多家線下門店、3000 多家售后服務網點、5000 個加盟服務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線城市的服務站,而在合作之后,這部分資源將全部對阿里的商家開放,提供展示、物流以及倉儲能力。對于阿里來說,線上到線下的那個 O 已經補齊。
蘇寧則會接入天貓的供應鏈體系,獲取其在除“大家電”和“消費類3C產品”外其他品類的產品供給,例如超市、母嬰、百貨等不同產品,拓展已有的SKU總數,目前蘇寧上的電商品類數量在1000多萬。
存疑的“O2O”未來愿景
除了目前可以確定的這些合作,雙方在O2O市場里的聯盟才是業界真正關注的重點。不過這部分合作內容由于整合難度大、周期長,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的合作形式。事實上,京東在投資了永輝超市后,具體的動作也仍然未知。
不過,鑒于蘇寧和阿里各自在線下和線上的優勢,我們可以猜測一些可能的合作點:
1、蘇寧的門店和阿里物流的整合
蘇寧的一大優勢在于線下的門店。目前蘇寧易購在全國擁有1600多個線下門店,這些門店對于阿里的意義在于:除了為線上的天貓平臺多增加一個展示渠道之外,門店往往還意味著售后服務、線下倉儲和配送方面的資源。蘇寧的門店不僅可以解決天貓線下服務方面的劣勢,還可以幫助阿里增大其配送密度。盡管蘇寧在2C的“最后一公里”潛力未知,但干線和倉儲方面還是沉淀了很多資產和能力的。
同時,蘇寧自己的物流系統擁有十二個始發倉庫,8個全國物流中心、60個區域物流中心,以及2000多家服務網點。這一物流系統遍布鄉鎮配送網絡,有專業配送團隊及送裝一體服務團隊。這部分的資源和阿里整合到一起,對雙方都是補強。
合作后與京東相比:阿里在物流方面,“菜鳥網絡”的配送能力相比于3公里內2小時的“京東到家”而言要遜色不少。配合上蘇寧自己的物流系統,阿里的物流多多少少能有所提高,當然,具體和京東到家的配送能力相比誰優誰劣,不好做預測。另外,在京東投資永輝之后,永輝在倉儲方面可以補齊京東的短板,但永輝的倉儲優勢主要體現在生鮮領域,而蘇寧一貫擅長的則是大家電品類。
2、供應鏈金融
3C這類標品基本是渠道為王,平臺上其實不需要有很多的商家。京東和蘇寧在這塊相比天貓要做得出色很多,基本上都和品牌商或者超級大代理合作。阿里的天貓優勢在于商家數量足夠多,但對于這類標品的渠道能力而言,天貓比不上京東和蘇寧,螞蟻金服很難搞動大品牌的供應鏈金融,而這些理論上都是蘇寧能幫阿里搞定的。
合作后與京東相比:蘇寧為阿里的天貓增強供應鏈金融方面的能力后,京東在3C等標品方面再也不能小看天貓這個平臺了。不過,京東投了永輝之后,永輝在生鮮方面的供應鏈能力有可能成為京東一大獨特優勢。
3、農村包圍城市
農村已經成為阿里和京東2015年的戰略目標。
京東副總裁王志軍說:“2015年是農村電商的啟蒙之年,京東希望用縣級服務中心來撬動這個凍土層。”而在阿里巴巴IPO之際,由甚少露臉的陸兆禧說,農村、國際化、大數據是阿里巴巴下一階段的三大戰略。
目前,京東截止到7月20日的數據是物流系統已經覆蓋2050個區縣,阿里在這塊并沒有具體的數據,不過其對外宣布阿里巴巴計劃在3到5年內投資100億,建立1000個縣級的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的服務站。
這里又回到蘇寧,蘇寧物流在全國物流布局覆蓋鄉鎮,除了配送之外,還提供了送裝一體的服務團隊,顯然,這也是未來 O2O 可以合作的點。至少,對于阿里來說,它的農村計劃已經不再是“白手起家”了。
關于艾瑞的百度百科:
iResearch艾瑞市場咨詢成立于2002年,公司創始人楊偉慶先生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1998年開始接觸網絡廣告行業,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網絡營銷專業人士。在創立iResearch公司之前,楊偉慶于1999年底參與創建商業版本的“網絡廣告先鋒”(WiseCast)網站并負責具體運營。“網絡廣告先鋒”最早由任向暉于1997年5月創立,是中國第一批網絡行業從業人員的行業研究資訊網站,主要提供網絡廣告行業發展相關資訊。
艾瑞市場咨詢(iResearch)目前的主要服務產品有iUserTracker(網民行為連續研究系統)、iAdTracker(網絡廣告監測分析系統)、iUserSurvey(網絡用戶調研分析服務)、iDataCenter(網絡行業研究數據中心)等。
iResearch以上海為公司總部,并于2003年10月在北京成立分部,目前已經有員工360名。iResearch每年發布中國網絡經濟研究報告超過50份,為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